9月8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清远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钟备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被网友称为“清远最靓仔医生”。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清远,医护人员主动请战驰援湖北,社区工作者夜以继日坚守一线,各界人士筹集物资、慷慨解囊、爱心接力……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抗疫工作先进典型。
清远市文明办此前评选出包括钟备在内的353名抗疫先进典型,他们有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志愿者、城乡社区工作者和其他部门工作者。
01
医护工作者
“勇士”们或披甲赴荆楚或留守本地一线
阻击疫情,全国一盘棋。清远派出3批援鄂医疗队披甲赴荆楚,为战“疫”贡献“清远力量”。
2月9日,临登机前,清远市驰援湖北医疗队
合影留念、鼓劲加油
接诊了清远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市人医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刘峰也成为清远首个被医学观察的医生。14天隔离期满后,他随即请战,加入到支援湖北医疗队中。他说,“每年的医德自评中,我都给自己打了满分,疫情面前如果我退缩了,那就对不起10年来的满分自评。”
第一次入舱的情景,清远市中医院医生岳红梅至今仍记忆犹新。虽然事先经过了反复多次的培训,但真正进入舱内,穿着密闭的防护服工作几小时后,岳红梅像起了“高原反应”,晕眩、恶心,想吐。“可是怎么办呢?当我看到墙上贴着的‘中国加油,武汉加油’时,只好硬生生地又吞回去。”
清远市驰援湖北第一医疗队队长,向镜芬2月9日带领16名队员奔赴前线,来到武汉后,担任广东第十一医疗队领队,带领20个地级市20支队伍307名医务人员胜利完成任务,累计收治病人数1760人、累计出院868人,死亡0人,保持病人零死亡、医护零感染、出院零召回。向镜芬所带领团队成绩突出,获得三部门表彰全国卫生系统疫情防控先进集体,个人被中共东西湖方舱医院临时党委评为“先进标兵”和“突出贡献奖”。
“患者给我们的爱,让方舱医院像一个大家庭,让大家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战疫。因为这样的爱,中国人更加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大家用中国精神凝聚战疫的中国力量。”刘峰说。
有同行给向镜芬的信中写道:“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担当的平凡人。您再次以最美逆行者的姿态震撼着我们。”
02
志愿者、城乡社区工作者
各展所长自发守好家园“防疫门”
从北上批发砂糖桔而滞留武汉的清远客商,转身变为忙碌在货运站、医院和社区之间的志愿者,过去一个多月来,石文彬和黄春明每天熟练地协调医疗和生活物资的配送。
黄春明(左一)、石文彬(右一)
运送物资到武汉市客厅方舱医院
这是这场全民战“疫”中,滞留武汉的清远志愿者的身影。在清远还有众多志愿者在各自所在的区域,就地请战,施展所长参加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疫情发生后,清远市文明办、团市委联合发出《号召全市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有序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倡议书》《关于加强农村疫情防控、深化文明实践的通知》,动员社会组织志愿参与联防联控,广泛开展“蓝丝带”公益活动、“创文巩卫守护健康”志愿服务、“全民战疫青春同行”“您家的菜我来送”关爱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志愿服务活动等。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最前线。疫情发生后,社工罗树妹最担心的是特殊、困难老人们。在得知高龄独居老人汤婆婆没有口罩无法就医的需求后,第一时间把当时家里仅有的4个口罩提供给了老人。
还有身体不好还要照顾智障儿子的杨阿姨,疫情期间难以外出买菜。罗树妹知道后第一时间与志愿者为其购买所需的食材送去给老人,让老人疫情期间的日常饮食得到保障。“能帮就帮,他们(老人)没有亲人我们就是他们的亲人。”在罗树妹看来,这些都是日常工作最基本的要求。
自发支援企业生产口罩,用私家车组建防疫宣传车队,联合公安等执勤人员轮值开展防疫检查,元宵节为一线工作人员送上热腾腾的汤圆……清远众多志愿者主动放弃假期投入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发挥志愿精神,为清远疫情防控工作出力。
03
公安 交通 消防 供电 人大代表 市场执法人员
闻令而动、雷厉风行为战“疫”“逆行”
疫情发生以来,清远全市公安民警、辅警全员上岗。1月26日,英德辅警曾文聪连续作战一个多月,因劳累过度倒在了一线,年仅26岁。
曾文聪,英德市桥头镇派出所辅警
英德市委、市政府追授他为抗击疫情优秀辅警。清远市委、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号召全市党员干部向曾文聪学习。这只是公安干警的典型之一。在清远,公安、交通、消防、供电、人大代表、市场执法人员、乡村新闻官等不同岗位的人都转而投身抗疫一线。市文明办负责人说,在这次战“疫”大考中,正是这些先进典型主动请战,风雨无阻,凝聚起清远战“疫”力量,展现了“清远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