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德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网络文明传播 | 网络造谣可判刑
2020-09-10 返回列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人以为网络是非法之地,就在网络散布不真实的信息,误导人民群众。并认为网络上发谣言不会查到,那就是发布谣言者的无知。不知你是否知道散布谣言、传播谣言应该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01

谣言的定义是什么

谣言,字面上理解就是,发表或传播不实的信息。而网络谣言 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微博、国外网站、网络论坛、社交网站、聊天软件等)而传播的谣言没有事实依据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政治人物 、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

 

 

02

散布谣言需要承担哪些责任

对于网络上散布谣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分为三种责任。

 

 

01

【民事责任】

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02

【行政责任】

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所以说,若散布谣言,公安机关可以依据上述规定对行为人进行处罚,派出所会依据规定,用传唤证对行为人进行传唤、查证、处罚。

 

03

【刑事责任】

如果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要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291条之一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Copyright © 2025清远市德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47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