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海关总署网站发布消息,印度尼西亚进口的1批冻带鱼1个外包装样本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9月20日,又有进口海鲜外包装检测出了新冠病毒,为鱿鱼产品,地点在吉林省。
江门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郑南才博士表示,冷冻海鲜产品能不能买,安不安全?大家要科学看待!他说,近期我国多地报告在进口冷冻食品中检出新冠病毒,其来源大多为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如南美洲。因为进口冷冻食品在加工、流通、运输等过程中,如果环境中存在新冠病毒,食品就有可能因为交叉感染或二次污染而“染毒”,而且冷冻食品包装以塑料为主,加之低温环境,的确适合新冠病毒“暂居”。但因为新冠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在低温寒冷环境中的存活时间目前还没有明确定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另外通过有效的烹饪手段能将新冠病毒彻底杀灭。
因此,冷冻食品还是可以正常购买和食用的,但要注意采购时的个人卫生,食用时要遵从食品安全原则,做好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食品要彻底煮熟。
进口海鲜外包装屡检出新冠病毒
为了家人和自己的健康需要注意什么?
一起来学习一下!
第一,相关食品生产企业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和员工健康管理职责,要做好食品在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环境和设施的卫生消毒。
第二,食品从业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加强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烧、咳嗽、乏力等症状时,要即刻离岗、就医并报告,不能带病上岗。
第三,广大市民在采购和加工食品时,应做到保持食材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食材。尤其注意在触摸食物包装材料及处理食物之前之后都要勤洗手,而且整个过程中避免用不干净的手触摸口眼鼻。食物在加工之前一定要认真清洗,清洗过程中要防止水花飞溅;在烹调加工结束以后,对台面、容器、厨具、刀具等进行及时的清洗和消毒。
第四,注意饮食卫生。在外就餐要选择条件好并且有资质的餐厅就餐,点餐时,不选择野生动物和生冷海鲜及肉制品;不推荐烧烤的饮食方式,烧烤类食物在加工过程中往往不容易加工成熟,特别是海鲜产品;提倡分餐制,倡导使用公勺和公筷。
第五,做好手卫生。清洁操作前和污染操作后,接触食物、吃东西或者加工食物前都要做好手卫生;接触了污染的东西,如垃圾或者钱币,或者护理了病人,在公共场所,触碰了电梯、门把手这些高频接触部位,要及时做好手卫生。
第六,如果在家接收快递,在跟快递员接触前要配戴好口罩,收到快递后应该妥善地处理好快递的外包装,然后及时的用流水和肥皂来洗手或者使用手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