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初步统计,在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
全省共接待游客4998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356.7亿元,
总体而言,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有序、
文明规范。那么在此期间,
各地景区的旅游秩序和交通出行情况
又会是怎样的呢?
01
分时预约 错峰旅游
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旅游出行成为不少市民的首选,为避免游客出游时间过于集中,各大景区利用网络平台推进门票预约、信息发布、流量监控等工作,引导游客错峰出游。部分景区还通过提前开园时间、检查点前置、开放多个入口,引导游客有序入园。
“
深圳东部华侨城工作人员 杨蓉:
“包括游玩的时间以及项目开放的时间,也全部都是做了一些延长的计划,每天早上我们是延长了一个小时,提早了一个小时开园。”
”
02
严防人员瞬时聚集 强化防疫卫生管理
同时在各景区的入口处,游客们也积极配合相关管理措施,佩戴好口罩、有序排队、扫码测温入园。而对于保持入园游客间距,严防人员瞬时聚集的防疫要求,一些旅游景区则增设了人群分流护栏,以防止拥堵现象的发生。
而对于公共区域的卫生消毒工作,各景区也都制定了相关措施。
“
肇庆竹海大观景区工作人员 高泽健:
“在各个售票点都设有1米线,厕所里也有相关的消毒设施,安排了工作人员定时定期进行消毒。”
”
03
文明游园蔚然成风
景区在迎来游客热的同时,文明游园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各地的旅游景区内,游客们文明观景、文明拍照,乱丢垃圾、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的举动基本没有,美景风光在“文明”的沐浴下,更显迷人。
而营造出景区洁净秀美的良好环境,同样离不开一群“红马甲”的文明引导。
“
河源志愿者:
“首先我们会用言语去劝导我们的游客,如果有一些吸烟行为,我们会劝导游客将烟头掐灭。如果有发现乱丢垃圾的行为,我们会过去用温馨的话语去提醒他们。”
”
04
文明用餐 乐受舌尖上的“筷”乐
国庆假期,亲朋聚餐成为人们“必备”的节目。记者在各地餐饮食肆观察发现,虽仍有部分食客没形成使用公筷的习惯,但大部分食客出于对安全饮食的考虑,都会自觉使用公筷公勺。
“
中山食客:
“如果从这一代开始教育下一代,下一代会更加有这个意识,日后对社会也有一个更好的良性循环。”
”
与此同时,餐饮浪费等现象也因店家的文明倡导而逐渐减少。
“
中山市餐饮店工作人员:
“平时除了用公勺公筷之外,如果客人点餐牌上面的食物,我们都会提示他(注意),大概(点)多少人的分量,我们都建议客人文明用餐(践行)光盘行动。”
”
05
文明行车 交规安全要牢记
在假期尾声各大高速迎来返程高峰之时,部分车辆为求方便,选择变道进入应急车道行驶,随意穿插于车龙之间,险象环生。
“
返程车主:
“就是你从应急车道,往主道上拐的时候是比较危险的,随时插进去的话会导致碰撞。”
”
而根据相关交通法规,违规占用应急车道的行为,驾驶员将会被记6分并处以罚款。
同时,行车玩手机等坏习惯也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交警表示,与往年不同,这个黄金周除了常见的相撞事故外,类似这种连环相撞事故每天都有好几宗,所幸只是一些小刮擦,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
深圳盐田交警大队梅沙中队副队长 李华振:
“可能他的玩手机呀,如果前面有什么紧急情况就很容易会发生,会造成那个连环相撞的事故。”
”
随着我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不断推进,大多数游客的文明出游意识也越来越强,但与此同时,一些游园、出行陋习仍零星散发,要杜绝此类不文明现象,除法律约束、教育引导外,作为旅行者的我们更应自觉维护景区秩序,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争做文明的传播者、践行者。共同营造“畅、安、舒、美”的文明旅游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