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勺、一双公筷,背后呈现文明理念的完善更迭
无论从现代文明饮食习惯出发,还是从疾病预防、公共卫生角度而论,使用公筷公勺、推行分餐制都是一场亟待深化的“餐桌革命”
公筷公勺仿佛一面镜子,映照着公共卫生意识与社会文明风貌。疫情防控是对病毒的战斗,也是对生活方式的检验、健康习惯的重塑、文明素养的培育。
“用餐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餐饮服务企业应当配备公筷公勺,有条件的应当推行分餐制,引导消费者文明健康就餐”。
“公筷公勺”“分餐制”,看似饮食、生活方面的小事,实则关系卫生健康,体现社会文明程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科学防疫、避免病毒交叉感染需要重视细节,而日常用餐环节不容忽视。主动使用公筷公勺、践行分餐制,养成文明就餐良好习惯,能够有效避免“病从口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什么是公筷、公勺
公筷:用以夹取菜点的公用筷子,是就餐者或餐饮服务人员进行分餐的工具。
公勺:汤羹类菜点盛器内放置的用以舀取食物的餐具,是就餐者或餐饮服务人员进行分餐的工具。
什么是公筷公勺制
使用公用的筷子或勺子、叉子、夹子进行分菜,是一种介于共餐制与分餐制两者之间的就餐方式。
集体用餐场所
两人及两人以上就餐的餐饮服务单位、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等场所。
公筷公勺的基本要求
公筷公勺材质应符合安全、卫生、容易清洗及消毒等要求,公筷公勺应在显著位置制作明显的标识、标志,便于识别和使用。
公筷公勺配置的基本要求
①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宾馆(饭店)餐厅等:应根据就餐性质和规格在每个餐位摆放公筷公勺或每桌摆放公用的公筷公勺,同时上桌的每一道菜品应保证有公筷或公勺。
②小型餐饮服务单位、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集体聚餐时:每桌应摆放公筷公勺或“一菜一勺”“一菜一筷”。
公筷公勺的摆台要求
①公筷公勺的标识、标志等应正面朝上,便于识别。
②公筷公勺的摆放位置应保证卫生,便于取用。
③工作台应设置公筷公勺专用存放区域,且有明显标识、标志,便于服务人员、就餐人员识别取用。
文明就餐的基本要求
①使用公筷公勺取菜宜适量,不将菜品返回餐盘。
②使用公筷公勺取用食物时,不用公筷公勺随意翻拌。
③餐后打包或撤盘时,应使用公筷公勺。
④公筷公勺不入口,不接触私用餐具。
公筷公勺宣传引导的基本要求
①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自媒体等载体,宣传科学规范使用公筷公勺,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②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或其他集体用餐场所应在大堂、餐厅醒目处设置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内容的公益广告,有条件的可播放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内容的宣传片。
③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或其他集体用餐场所应在餐桌上放置提倡使用公筷公勺的温馨提示台卡或提示牌。
④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或其他集体用餐场所宜向社会公开承诺使用公筷公勺制,或将公筷公勺制上墙公示。
⑤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或其他集体用餐场所应制定、实施本单位公筷公勺使用制度。
⑥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或其他集体用餐场所应引导和鼓励就餐人员使用公筷公勺。
⑦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或其他集体用餐场所和文明办等部门可与社会组织合作,通过公益项目、志愿者宣传等方式宣传和推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可利用社区公共平台和途径宣传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