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德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冷冷冷的天气,小心它来“偷袭”!
2020-12-18 返回列表

近日,今冬首场寒潮来袭

北方大部最高气温集体“创新低”

南方地区又迎来湿冷的“魔法攻击”

为了抵御冬天的寒冷

很多人都使出了过冬“三宝”:

炭火火锅 暖炉 热水澡

然而,有时“三宝”也可能变成“温暖炸弹”

罪魁祸首就是——一氧化碳

 

 一到冬天,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就频发生 

  • 重庆3名食客在门窗关闭的情况下炭烤全羊,随即出现头晕、心慌及昏迷症状,紧急送医后,3人被诊断为一氧化碳中毒。

  • 深圳一女子使用直排式热水器洗澡时,因门窗关闭,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所幸警方和医护人员及时救助,女子最终转危为安。

  • 长沙一母亲带八月龄儿子烤碳火入睡,门窗紧闭一氧化碳中毒,俩母子不幸中毒身亡。

 

 

 它无色无味——能“杀人”于无形 

无色、无味、无刺激性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是含碳燃料如煤炭、木炭、煤气等燃烧过程中生成的一种中间产物。我们知道,燃烧是需要氧气的,通风不良可致含氧量下降、使燃烧不全、一氧化碳的生成增加,当房间内的一氧化碳增加到一定浓度时就可使人中毒,俗称煤气中毒。

图片

 

中毒可致残甚至死亡

一氧化碳会随着呼吸进入血液,迅速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携氧能力,致人缺氧,引起头晕头痛、全身无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等中毒症状。若不及时脱离这个环境,症状将加重,出现昏迷、脑缺氧等,严重者可能面临致残甚至死亡,因此,一氧化碳也常被称之为“无形杀手”。

图片

 

意识到中毒时,往往为时已晚

它的厉害之处,在于人刚开始吸入它时可能没有任何感觉,当你意识到它的存在时,你的手脚已经不听你使唤了。

图片

 

根据2019年中国疾控中心官网公布的近五年全国监测数据显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生场所主要为家庭,约占全部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95.8%。一氧化碳常“藏匿”在5个地方,应重点防范。

 

 

 它常“藏匿”在5个地方 

厨房

图片

安全提示

不使用不合格的或超期的燃气罐和燃气灶,并定期检查其安全性。

不得擅自改装燃气管道。

燃具安装最好请专业人士。

使用时最好开窗通风或开抽油烟机、排风扇。

有条件可安装燃气报警器。 

 

客厅和卧室

图片

安全提示

室内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时,煤炭要烧尽,不要闷盖封住炉子,并注意通风。

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不要直接放在卧室,如条件允许,晚上睡觉前最好将炉具搬到屋外(但要注意防火)。

要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浴室

图片

安全提示

购买燃气、煤气热水器时,需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合格的热水器,须请专业人员安装,经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

燃气热水器及其排风口切勿安装在密闭浴室,最好安装在室外通风处。

使用燃气、煤气热水器时,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可打开排气扇或适当开窗,洗浴时间切勿过长。

定期对燃气、煤气热水器减压阀和皮管进行检修,如发现有破损、锈蚀、漏气等问题应及时更换。

 

炭火火锅

安全提示

室内尽量不用煤炭、木炭或固体酒精等进行涮锅或烧烤,可改用电磁炉。

如需使用炭火,最好放在通风的大厅或保持门窗适时打开通风。

 

汽车

图片

安全提示

车辆停放在车库、地下室时,不要让汽车引擎持续运转。

车在停驶时,不要长时间开着空调,更不要在门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

定期检测汽车的排气系统,防止排气系统一氧化碳泄漏。

 

 

我们知道,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不容小觑,但万一发生了,要如何应对呢?

 

 

 发生中毒时立即开展急救 

一旦有人中毒,注意做好2点:

切断一氧化碳来源

立即开窗通风使空气对流,迅速关闭煤气/燃气灶具、热水器阀门、管道煤气、熄灭炭火等设施设备。

避免使用打火机等容易产生火星的物品。

 

迅速脱离中毒环境

迅速将患者脱离中毒现场,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

解开中毒者的领扣、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保暖,防止并发症发生。

患者应保持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加重氧的消耗,有条件的尽快让患者吸氧。

对于中重度病人,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尽早送往有高压氧舱的医院进行高压氧舱治疗。

图片

 

Copyright © 2025清远市德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47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