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市民安全祭扫
▼
方式一:网络预约
1.关注清远日报官方微信
2.点击菜单-便民服务-清明祭扫
3.进入预约系统,点击首页“入园预约”
4.填写预约信息-提交预约
方式二:电话预约
1.殡仪馆:
2.经营性公墓:
“清明假期祭扫活动,带来较多的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疫情防控风险,大家还是要保持警惕,不可掉以轻心。”3月22日,在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黄飞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清明期间,返乡祭祖不需要提供核酸检测证明。
黄飞表示,近期全球日新增病例呈小幅上升趋势,全球多国报告新冠病毒突变株。香港本地疫情近日有所反弹,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对于清明期间的疫情防控措施,他表示,鉴于目前全国疫情平稳,我省各地均为低风险地区,清明期间返乡祭祖不需要提供核酸检测证明。
同时,各地可以适当举办现场祭扫活动,但尽量采取网上预约、错峰分流等措施,适当控制祭扫人流密度,减少祭扫人员聚集。室内公共场所要落实祭扫场所清洁消毒、祭扫人员体温检测、口罩佩戴、员工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
“清明期间如发生本地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应暂停开放服务机构现场祭扫活动。”黄飞说。
此外,黄飞提到,
有四类人员不可参加祭扫活动↓↓
对于个人防疫措施,黄飞建议,清明祭扫期间民众仍需注意加强个人防护,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牢记“个人防疫三件套,通风洗手戴口罩”。“特别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人员较为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到医院就诊以及出现呼吸道症状时,都要自觉佩戴口罩,并且注意保持手卫生。”黄飞说。
日前,市民政局和市文明办联合发出“文明祭扫·绿色清明”倡议书,呼吁市民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规定要求和祭扫秩序,增强安全意识,严防事故发生和疫情蔓延,确保祭扫活动安全、顺畅、有序、文明进行。同时倡议广大市民通过网络祭扫、代理祭扫、小规模家庭追思、书写寄语等方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
倡议书提到,为严防火灾事故,倡导市民群众自觉做到不在山头、林地、墓区内祭扫焚烧香烛纸钱、燃放爆竹烟花等旧俗陋习,以献花、挂丝带、鞠躬等绿色低碳方式进行祭扫,不搞攀比、不摆阔气、减少浪费,自觉维护公共环境,消除火灾隐患。
此外,还倡导大力推行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节地生态葬法。安葬时不建大墓、豪华墓,骨灰深埋不留坟头、墓碑小型化或不立碑。墓碑高度不得超过1米,推广使用卧碑。鼓励采取树葬、花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葬法。严禁修建活人墓,非法买卖墓位。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在三道两区建造坟墓。
来源:清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