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 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 支行,各银监局:
为切实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 知》(国发〔2010〕19 号,以下简称《通知》),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抓紧清理核实并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
清理核实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是规范管理的前提。 纳入此次清理核实范围的融 资平台公司是指截至 2010 年 6 月 30 日,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所属事业 单位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具有政府公益性项目投融资 功能,并拥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包括各类综合性投资公司,如建设投资公司、建设开发公司、投资开发公司、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发展公司、投 资集团公司、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等,以及行业性投资公 司,如交通 投资公司等。
清理核实的债务是指截至 2010 年 6 月 30 日,融资平台公司通过直接借入、拖欠或因提供担保、回购等信用支持形成的债务。
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经清理核实后按以下原则分类: 融资平台公司因承担公益 性项目建设运营举借、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偿还的债务;融资平台公司因承担公 益性 项目建设运营举借、项目本身有稳定经营性收入并主要依靠自身收益偿还 的债务;融资平台公司因承担非公益性项目建设运营举借的债务。
《通知》中“公益性项目”是指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且 不能或不宜通过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府投资项目,如市政道路、公共交通等基础 设施项目,以及公共卫生、基础科研、义务教育、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基本建设项 目。
《通知》中“融资平台公司因承担公益性项目建设举借、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偿还的债务”,是指融资平台公司因承担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举借,根据协议约定、项目性质或相关政策规定确定,偿债资金 70%以上(含 70%)来源于一般 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算外收入等财政性 资 金的债务。上述财政性资金暂不包括已注入融资平台公司的土地使用权出让 收入、因承担政府公益性项目建设获得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返还、车辆通行费 等专项收 费收入。
《通知》中“在建项目”是指截至 2010 年 6 月 30 日,经相关投资主管部门 依照有关规定完成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并已开工建设的项目。为避免损失浪 费,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应当妥善安排在建项目的后续资金。“对还款来 源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的公益性在建项目,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不得再 继续 通过融资平台公司融资”中的“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是指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 、 《(〔2001〕15号)等法律和国务院规定可以融资的项目,以及经国务院核准或审批的重大 项目,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等,可暂继续执行既定融资计划。
《通知》中“信贷审慎管理规定”是指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发布的相关信贷政 策与管理规定及银行自身信贷管理要求,如《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 国银 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2009 年第 2 号)、《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0 年第 1 号)、《项目融资业务指引》(银 监发 〔2009〕71 号)等。
《通知》中“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项目,地方政府要尽快进行清理,妥善处 置”,是指地方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环境保护 政 策、信贷审慎管理规定及宏观调控政策等要求,对相关项目采取整改、终止 等措施,妥善处置。对于整改后仍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项目,银行不得再发放新的 贷款。如 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风险缓释措施不到位,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 定采取足额追加抵质押等措施,否则银行不能追加贷款。
《通知》中“逐包打开”是指要将贷款包内的每笔贷款一一对应到合格的项 目,甄别贷款包的潜在风险,确实存在合规性问题和风险问题的,要采取相应保 全措施。
《通知》中“逐笔核对”是指对融资平台公司贷款进行逐笔核实查对,从借 款主体、担保主体、贷款管理等方面查找贷款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通知》中“重新评估”是指重新评估贷款对应的项目的合规性和可行性, 项目的效益性以及还款来源的充足性和持续性,项目资本金的可靠性,项目融资 需求的合理性,项目资金使用的真实性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和问题,确保项目债务 水平与还款水平相匹配。
《通知》中“整改保全”是指针对自查发现的风险和问题,在制度建设、项 目合规性、贷款管理、操作流程、还款来源、抵押担保等方面采取的整改保全措 施。 按照“规范退出、保全分离”的原则,对于清理规范后自身具有稳定的经 营性现金流, 能够全额偿还贷款本息且符合一般商业公司经营性质的融资平台公 司,银行应 将该类公司的贷款整体纳入一般公司类贷款进行管理;对于清理规 范后自身具有一定的经营性现金流,能够部分偿还贷款本息的融资平台公司,银 行应采取补充完善 合同手续、增加新的借款主体和担保主体等整改保全措施, 强化还款约束, 将其中规范后满足一般公司类贷款条件的贷款从融资平台公司贷 款中剥离,纳入一般公司 类贷款管理。
二、关于对融资平台公司进行清理规范
对融资平台公司进行清理规范时, 对于其他兼有不同类型融资功能的融资 平台公司,包括为政府投资项目(含公益性项目)融资而组建,不承担具体项目 建 设、项目经营管理职能,且与下属子公司仅是股权关系的国有资产运营公司、 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等类型的融资平台公司,也要按照规定原则进行清理规 范。
《通知》中“承担有稳定经营性收入的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并主要依靠自身 收益偿还债务”,是指融资平台公司因承担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举借,且偿债资 金 70%以上(含 70%)来源于公司自身收益。融资平台公司自身收益除项目本身 经营性收益外, 还包括已注入融资平台公司的土地的出让金收入和车辆通行费等 其 他经营性收入。
《通知》中“今后地方政府确需设立融资平台公司的,必须严格依照有关法 律法规办理,足额注入资本金,学校、医院、公园等公益性资产不得作为资本注 入融 资平台公司”的“今后”是指 2010 年 7 月 1 日以后(含 7 月 1 日);“公 益性资产”,是指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能或不宜变 现的资 产,如学校、医院、公园、广场、党政机关及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办公楼
等,以及市政道路、水利设施、非收费管网设施等不能带来经营性收入的基础设 施等。
三、关于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管理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等的信贷管理
融资平台公司融资和担保要严格执行《通知》中相关规定。经清理整合后保 留的融资平台公司,其融资行为必须规范。《通知》中“向银行业金融机构申请 贷款 须落实到项目,以项目法人公司作为承贷主体”的规定,是指贷款资金应 用于项目本身, 承贷主体应为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市场主体。《通知》 中“凡 没有稳定 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的,不得发放贷款”,是指对于自身没有稳定经 营性现金流或者没有可靠偿债资金来源的融资平台公司, 银行业金融机构等不得 发放贷款。
银行业金融机构等要严格规范信贷管理,切实加强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项目贷款审查流程、程序、授权授信等要严格按照商业贷款审查标准,不得放松信贷管理条件。《通知》中“向融资平台公司新发贷款要直接 对应项目,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项目资本金的规定”的“项目”是指要符合《通 知》第一 部分所要求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环境保护政策、信贷 审慎管理规定及宏观调控政策等要求的项目”。
四、关于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承诺行为
《通知》明确,地方政府在出资范围内对融资平台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实现 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内部化。自《通知》下发之日起,对于融资平台公司的新 增债务, 地方政府仅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 如果债务人无法偿还全部债务, 债权人也应承担相应责任。
《通知》中“直接、间接形式为融资平台公司提供担保”包括但不限于下列 各种形式:为融资平台公司融资行为出具担保函;承诺在融资平台公司偿债出现 困难 时,给予流动性支持,提供临时性偿债资金;承诺当融资平台公司不能偿 付债务时,承担部分偿债责任;承诺将融资平台公司的偿债资金安排纳入政府预 算。
五、关于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实
各省 (区、 市) 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部门、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银监会派出机构等,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协调机制,配备专职人员,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监督。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要于 2010 年 10 月 31 日前将地方政府融 资平台公司债务清理核实情况报告报送财政部,抄送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和银 监会。报告应由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包括以下内容: 本次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清理核实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债务核实情况(包括债务 总 量、分类、分级等情况);特殊事项及说明;问题及政策建议等。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按照《通知》要求于 2010 年 12 月 31 日前上报国 务院的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工作落实情况报告应由各省(区、市)人 民政府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包括以下内容: 组织实施情况; 债务总量、 分类、 分级等情况;在建项目后续资金安排情况;规范管理的具体措施及效果;特殊事 项 及说明;问题及政策建议等。
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 人民银行 银监会
二○一○年七月三十日